回復 冬日 : 吻可以像个逗号,一个问号或一个感叹号。”
回復 輕舟煮酒: 這部《麻美由真死了么》后来,我又爱上了桫椤门故事主角手中的那把剑。
回復 顧家小竹 : 优雅轻盈的厄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ion)位于帕提农神庙的侧面,这是一座异常优美的爱奥尼亚式神殿,建于公元前421~前406年,是整个卫城重建计划中最后完成的重要建筑。这座建于悬崖边缘的石殿因其形体复杂和精致完美而著称于世,因为选址在神迹地,不得不迁就地形进行异常复杂的空间设计。它的东立面由6根纤丽的爱奥尼亚柱构成入口柱廊,里面也是一个雅典娜神殿。西面由于地基低,在4.8米高的墙基上设置柱廊立面,而门户开在北面,其中有两间内室,分别祭祀波塞冬和雅典王厄瑞克西阿斯(Erechtheus),之前共有一个前室,里面是创建雅典城邦的先贤之墓。南立面的西端另有一个小型柱廊向外突出,这就是著名的少女门廊(Caryatides),其中别出心裁地用六尊2.1米高的少女雕像作为承重柱,她们束胸长裙,亭亭玉立,乃是全庙最引人注目的所在,万神殿中的雅典娜像应是所有少女像的蓝本。雕像全部面南,在身后纯白色大理石墙面的衬托下,格外清爽悦目。由于少女头部支撑沉重的殿顶,所以颈部不能太细,设计者在少女颈部垂下秀发,使其增强承重力而不影响美观,同时用精致的花篮置于头顶,作为柱头或者柱檐,效果加以综合,令她们虽然在负重中而动态神情依然轻松自如。各个细部的装饰性雕刻精致华丽,但是并不着色,素朴清秀。现在六尊少女像中有一些已移至博物馆,而用复制品代替。总体上神庙因屡遭兵毁,已远失原貌,庙内文物也已散失殆荆第一章 生亦何欢——由众神托付给公民的古希腊第四节 雅典卫城(3)(注:爱奥尼亚柱式(Ionic)——其名称来自于迈锡尼文明的遗民在海岛上和小亚细亚建立的爱奥尼亚殖民城邦。爱奥尼亚地区民族性情高尚文雅,其建筑更以“雕琢繁缛,华美轻盈”为特色。爱奥尼亚式石柱有形式新颖的柱基,基石由几层圆盘堆砌而成,圆形的边缘有时呈凹凸状,看上去好像被压扁的弹簧一样,富于弹性,基石的高度相当于柱长的1/14,所以看上去柱子比较修长。厄瑞克提翁东面的廊柱,高度为直径的9.5倍。通常柱身刻有20多条棱线,棱线间的凹槽比陶立克式更深,棱线通常被磨为弧面,不像陶立克式那样呈现尖锐的棱角。柱头上端的形状好像一个枕头,两侧下垂成为浮云状的秀逸涡卷,枕形柱头下面围有雕刻精细的线脚,花纹题材通常是剑盾或者草叶,丰盛的装饰性恰和陶立克式质朴单纯的风格形成鲜明对照。爱奥尼亚式的石柱下面粗上面细,没有陶立克式中凸的部分,所以看上去比较挺直。又因为柱子的棱沟比陶立克式的深,所以棱与棱之间产生的阴影也浓重,阴影和反光的棱线形成反差,造成鲜明活泼的印象。爱奥尼亚式的柱顶线盘比陶立克式的线盘稍低,而且飞檐和饰带也都比较小,有时甚至省去饰带代之以比较自然的装饰。如果檐壁上有浮雕,则不加以分隔,成为完全连续的一长条。爱奥尼亚式额枋被两条线脚分为三排,依次减小,这跟陶立克式的浑然不分大不相同。。